發改委發文明確!垃圾收運、污水管網、供水管網等,可開展特許經營模式 近日,發改委印發《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項目特許經營方案編寫大綱(2024年試行版)》(以下簡稱為《編寫大綱》)。《編寫大綱》中指出生活垃圾收運處理一體化、廠網一體化的污水管網、供熱管網、供水管網等項目,綜合交通運輸多式聯運的公水聯運、公鐵聯運等項目,以及依托項目自身開展多元化開發的基礎設施和公用事業項目可以綜合平衡項目收益,開展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
32億污水項目年底前開標,廣泛分布湖北/山西/江西等地! 2024年已進入倒計時,在最后這一個月里,有多個污水項目將迎來開標。 據不完全統計,近期,有14個億級污水項目招標公告發布,投資金額約32億。 其中,污水廠EPC建設項目有4個,污水管網項目3個,污水處理廠擴建及設備更新5個,再生水利用2個 項目分布于山西、江西、湖北、河北、四川、重慶等省份,其中湖北省釋放項目最多約4個,大部分為污水管網方向。
污泥問題被環保督察頻繁點名,出路何在? 環保督察的常態化使得環保問題更加顯性化,也為市場指明了關注的重點方向。自2015年起,中央環保督察組已開展了三輪督察工作,目前第三輪仍在進行中。在這一過程中,污泥處理問題尤為突出,成為環保督察的重點關注對象。
解讀 | 完善入河排污口監測監管體系 加強入河污染排放管控 入河排污口作為污染物進入環境水體的最后一道防線,其監督管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全面加強入河排污口的管理,不僅是倒逼水污染源治理、深化污染防治攻堅戰的關鍵措施,也是推動綠色發展的必要途徑,對于構建美麗河湖環境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瞅準市場機會!這類廢水排放控制力度將加大,解鎖巨量需求 近日,生態環境部發布了《食品加工制造業水污染物排放標準(二次征求意見稿)》(以下簡稱“意見”),面向社會公開征求建議,此舉引起了業內的廣泛關注。隨著中國食品工業的迅猛發展……
治污方式及管理模式轉變后,如何完成全域排水一體化的管道養護工作? 珠海水務環境控股集團有限公司(簡稱:珠海水控集團)副總經理韓梅平在會上分享了珠海全域排水一體化管養的成功案例。通過信息化建設、精細化管理和廠站網一體化調度等舉措,珠海水控集團在排水設施的維護上取得了顯著成效。韓梅平還提議,未來應當構建排水設施管養成本審核機制,優化按效付費評價體系,明確廠網河湖管理界限,并建立長期有效的管養機制。
約4萬億!國家發改委:未來五年需要改造的各類管網總量將近60萬公里 根據國新辦網站發布的信息,10月8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了關于“系統落實一攬子增量政策 扎實推動經濟向上結構向優、發展態勢持續向好”的具體情況。會上提到了城市更新領域存在較大的增量資金需求,并且詢問了具體的支持措施以及是否有相關的融資支持。
粵海水務:從源頭到龍頭!以“智慧水”守護民生幸福 “智慧原水”工程、“智慧水廠”、“碳中和”水廠、全地埋式污水處理廠、全流程數字孿生平臺……作為粵海控股集團的一部分,粵海水務是一家集原水供應、自來水生產和污水處理、水環境綜合治理、清潔能源供應、科技研發為一體的大型綜合性水務服務商。公司致力于打造覆蓋“引水-制水-供水-用水-污水處理”整個鏈條的智慧水務體系,推動新型生產力的發展。
投188億,新改建357個污水治理項目!市級污水市場發力? 9月18日,泉州市政府與市政協共同舉辦了關于《加快我市污水收集處理能力建設》的重點提案督辦會議。會議顯示,從今年1月至8月,泉州市中心城區的生活污水集中收集率達到了58.7%,相比去年的49.8%,增加了8.9個百分點,同時,下屬各縣(市)的污水收集率也均有所增長。
龍歸凈水廠:生態治理與綠色發展的典范 目前,“雙百跨越”污水處理標桿聯盟已成立4周年,已為污水處理行業篩選出93座標桿污水處理廠,貢獻“高質六化”的運營案例。廣州市龍歸凈水廠是第三期“雙百跨越”生態化標桿污水處理廠,擁有卓越的生態化處理技術和顯著的環境保護成效,本文向行業同仁分享該廠的生態化建設和運營經驗。
跨省傾倒工業污泥案引發廣泛關注 2024年8月,《重慶日報》報道了合川區一起跨省傾倒工業污泥事件,引起社會廣泛關注。從2021年6月開始,合川區小安溪附近居民頻繁目睹卡車運送所謂的“黃泥巴”,嚴重破壞了當地的生態環境。